三无老人免费安葬
专车免费接送参观
座机:023-47612612
地址: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
杨家店后山(往麻柳方向)
母亲出生于1943年农历正月十六,今年73岁。在母亲生日那天,我早早安排好要做的事,下午提前下班回到母亲那里,为她祝寿。
母亲年轻时,漂亮又爱美。只要有机会,就会照一些照片,留下青春和岁月美好的倩影。几年前,我买了影集,将那些旧照片集中装在影集里,母亲把影集放在她的柜子里保存着。母亲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,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,不参加坝坝舞,也不会打牌,做家务是她每天的主要事情。平时,母亲忙完家务闲下来,就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,静静地打发寂寞的时光。有时,她会拿出影集,慢慢地翻看开始变黄的照片,一个人回忆那些漫漫的时光,回味那些美好的记忆。
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,老家又在山区农村。那时,如果能照张相片,是一件稀罕而又令人高兴的事情。父亲在城里工作,婆婆爷爷也住在城里,小时候我在城里生活的时间多。上学以后,寒暑假到城里来,父亲也会带我去照相。但现在留存下来的,只有一张父母、我和二弟的合影。当时,我只有三四岁,弟弟只有一两岁。父亲已离开我们17年,这张照片,是我和父亲唯一的合影,也是我和父母唯一的一张合影。我将这张照片翻拍后装在相框里,放在书房书橱中显著位置珍藏,关于父亲的记忆也就会时时在脑海中闪现。
母亲73岁了,每过完一个生日,我们给母亲祝寿就少了一次。我们兄妹商议好,今后母亲每一个生日,我们家里的人,只要在重庆,都要回到母亲那里,一起为母亲祝寿,给母亲照相,和母亲一起合影留念,再做成一本影集好好珍藏。
今年,二弟大年前才从母亲那里回到圣登山老家,小弟在郊区上班,都不能回家。母亲的孙女思宇在綦江区做“村官”、孙子茗柯在大连部队服役、外孙女刘云竹在外地读书,也不能回来。只有我和妹妹、侄子知然、侄女子怡一起,为母亲庆贺生日。
母亲早早就在家梳理好头发,穿好衣服,等着我给她照相。岁月流过母亲生命的河,在她额头上刻下一道道皱纹。历经生活磨砺、世事沧桑,善良的母亲更显和蔼、慈祥、可亲。在小区里,母亲像个孩子似的,听从我们的安排,积极配合我给她照相,和我们一起合影。这是母亲感到最温暖、最幸福的时刻,脸上始终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的笑,这是母亲发自心底的笑容,笑得合不拢嘴。
母亲很早就起床,炖好了鸡汤,煮好了香肠腊肉,蒸好了烧白、糯米丸子。将菜市场买好的菜,一个人在家清洗得干干净净,等着我回家做,把碗筷也洗得干干净净,放在餐桌上。回到屋子里,我赶紧走进厨房,将洗干净的菜放进锅里炒。母亲在旁边打下手,给我准备佐料,给我传菜、传碗碟。几样简单可口的菜很快就做好。我们围坐在桌子上,举起酒杯,以水代酒,祝福母亲生日快乐、健康幸福。陪母亲愉快地共进生日晚餐,虽简朴却温馨、快乐、幸福。
母亲的孙女、孙子、外孙女不能回来陪她吃饭,但都给她打来电话,祝福她生日快乐。每接到一个孙辈的电话,听到他们祝福的话语,母亲就特别幸福。
父亲已去世多年,我们不能再对父亲尽一点孝心。母亲73岁了,无论怎样长寿,也不可能再有一个73岁。我们一定要尽好对母亲的孝,赡养好母亲、照顾好母亲。母亲过惯了清贫的日子,现在老了,对物质生活更没有过多的要求。我们要顺从母亲的意愿,让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。我们还要让母亲依然能够表达对我们的爱、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。让母亲在有生之年,享受天伦之乐,生活得开心一点、快乐一点,简单幸福地过好每一天,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。
“百善孝为先”,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。善待每一位长者、老者,善待自己的每一位亲人,是我们每个后辈的应尽之责。生活中,我们却常常把时间虚度在一些无聊的应酬或无谓的事情上,以各种理由作为不常回家陪伴父母、和父母一起做饭吃饭、交心谈心的借口。在夜深人静时,特别是在父母离开我们时,又深深悔恨自己没能尽到对他们的孝心,空自嗟叹。
“养儿防老”是中国的古训;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是我们先人的箴言。想对父母尽孝父母却离开人世了,是我们人生的大伤痛。
我们一定要对父母尽好我们的孝。孝心真的不能等待,孝当先。
(作者:艾晓林 作者单位:重庆市民政局)